區塊鏈的真相二:缺乏證據主義與經濟思維的反對聲音

--

本篇將接續上一篇文章,談論為什麼區塊鏈不是雕蟲小技,而該文論者的說法究竟又走進了什麼誤區。

但其實也不只是那篇文章中幾個常見觀點的問題而已,是更廣泛地存在認知上的偏誤。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先談談(我所認識的)證據主義。

Don’t trust, verify

我一直秉持著證據主義,也就是說,我做的結論不是只有我說了算,是讓別人也從相似的材料也能驗證我說的對不對。在區塊鏈這種前沿領域的研究,不應該跟著國內外網友、或是名人對區塊鏈的錯誤認知繼續推展下去,而要自己有辨偽的能力。譬如在2018年,政商名流們是這麼說比特幣的:

不只是泡沫?前PayPal執行長:比特幣就是大規模的騙局

據《Market Watch》報導,Harris 周二警告,比特幣毫無價值,基本上就是個龐大的「拉高出貨」騙局。
Harris 形容,比特幣是前所未見,龐大的拉高出貨騙局。輸家就是那些消息不靈通,過於貪婪的普通人,結果就是大量財富由普通家庭轉移到網路宣傳者手中。
Harris 強調,比特幣不是一種支付方式,極少被接受。由於波動過大,也不適合做為一種儲值的資產。它完全就是一個「比傻理論」的實踐。
他認為,加密貨幣最適合的用途是做為犯罪活動。即使是普通用戶,在透過比特幣在藐視法律,避免為對每一筆交易繳稅。

但paypal另一位主事者的態度卻是:

據《CNBC》引述PayPal聯合創辦人蒂爾在沙特一個財金論壇上表示,他對絕大部分虛擬貨幣存疑,但參考比特幣軌跡,料其有良好未來。

另蒂爾向霍士財經新聞網表示,質疑比特幣的人都低估了它,它是一種財富的保存形式,就如黃金,具保值效果,如比特幣能夠發展成網上世界的黃金,它擁有菲凡潛力。

哪個paypal主事者的論點才對?

荒謬的是,在經過兩年後,paypal最後還是認為比特幣「真香」,毅然決然地加入了他們口中最適合作為犯罪用途的加密貨幣。

曾經反對比特幣、聲稱是龐式騙局的星展銀行,也在今年改變了態度積極籌備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數位資產交易平台。

此外,有一位叫做郎咸平的經濟學者,過去極力反對比特幣,但多年後卻參加了區塊鏈論壇,並高度讚揚libra,一個由Facebook計畫推出,連主網都還沒上線的加密貨幣。

(不知道他的一席話讓多少當初人放棄了比特幣,錯過幾十、百倍的收穫?)

該相信誰?政商名流的曾經言論,還是現在的言論?是他們的作為,還是言論?誰是泡沫?
我的回答是:“Don’t trust, verify”

區塊鏈所追求的精神,也就是一個證據主義的精神,不要去信任,去驗證它。
只有像是過於複雜的代碼,你或許能力所及無法驗證,或是銀行、政府的秘密檔案,根本不給你驗證的資格、權限時,你才需要選擇是否去相信,區塊鏈的一切皆為開源,公開透明,縱使你不懂程式,細心摸索也能分辨是與非。
只有在你去驗證它,區塊鏈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巨大優勢才會凸顯出來,如果只是信任、跟在政商名流、”專家”,或某些股市與幣圈的”老師”、名嘴的後面走,那麼你很可能反而因為背後的信息不對稱,被「割韭菜」。
甚至割你的也不是這些”專家”、”老師”,因為他們也可能不懂,他們可能拿著似是而非的論調,卻沒有證據能夠支撐。他們甚至可能是來自他人閒談耳語、來自政府立場所發的言論,從而在認知上存在嚴重的錯誤,因此他們也是「韭菜」,但不管他們是否是「韭菜」,沒有人會為你少賺、虧損負責。

缺乏經濟思維的分析
接著回到文章,看看他說錯了什麼?

有人預期由於礦工獎勵金每次減半會讓礦工收入減少一半,為了維持礦工的開採成本,每次礦工獎勵金減半比特幣價格就會漲一倍,才能讓礦工願意繼續採礦。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別忘記比特幣的價值不是由礦工決定,也不是採礦程式決定,而是市場上的投資人願意拿多少現金到交易所來換比特幣決定的,投資人不可能因為礦工獎勵金減半,就願意拿更多的現金來交換比特幣,不過地下金融原本就有很大的市場,因此要說市場有力量支撐比特幣的價格也是有可能的,未來結局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也就是說,他提到了幾點:
1.幣價不由曠工決定,而是由投資者願意花多少錢(需求)決定。
2.比特幣產量減半,不會造成投資人願意增加投入的資金。
3.但是地下金融需要比特幣,因此可能支撐價格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根據價格理論,幣價不單由曠工決定,其實也不單由投資人決定,價格取決於供需均衡,因此是兩方共同決定,在需求提高、供給下降時幣價自然會漲,反之自然會下跌。
我也認為減半牛市論背後的邏輯有些似是而非,但原因在於供給下降是確定的,但需求是不確定的。但該文作者顯然對於價格理論不甚清楚,在供給下降、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幣價本就能夠上升,何況需求也獲得了提升。那麼是什麼需求上升?是地下金融嗎?
回到文章前半段,你可以看到,不是地下金融,而是「地上金融」,現在是我們所熟悉的國際銀行、網路支付業者、信託業者在關注、買進比特幣。

結論

在本文可以看到他提到的三個論點都不正確,而原因,不是因為機構買進,是因為分析過程缺乏證據主義,也缺乏經濟思維。

接著他又提到比特幣交易速度緩慢,而忽略了除了比特幣仍有許多走「電子現金」路線,支付速度快速的加密貨幣,這些年來發展的成果。

下一篇我將從他的第三篇開始,講述去中心與中心化的問題。

--

--